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专家观点

沈壮海: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

发布时间 : 2018-06-28        作者: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浏览次数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的讲话中,再次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中时刻都不能模糊的根本问题,并予以旗帜鲜明地回答:“我先给一个明确答案,就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锤炼方方面面的本领,其中重要的必修课,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在推进民族复兴新的进程中,顺应时代的热切呼唤、把准青年的思想脉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高远理想、博大情怀讲活讲透,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让马克思主义在赢得青年、与青年同行中充分展现活力与风采,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课题。

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需要不断增进加强和创新的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和教育,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并多次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方式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做出示范,通过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等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和关键内容。在新时代,开展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系列重要讲话,全面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推进、之于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之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增进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高度自觉。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高度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对象听众、教育条件等的新变化、新特征,都提出了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明确要求。理念、内容、形式、方法、载体等的创新,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所应关注的重要议题。也只有在遵循规律而行、真正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潜移默化地成为青年一代的德行和心智,才能达到加强的目的,实现有效的加强。

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需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永葆其美妙之青春”的奥秘。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穿越时代、超越国度、影响世界的伟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开展好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历史的准确展现中,充分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之源。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三大飞跃的分析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于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还浓墨重彩地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点内容,其中每个方面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原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些方面的新认识和新推进、新发展。开展好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我们同时讲透彻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意义,讲透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讲透彻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神圣使命,在对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奥秘的清晰揭示中凝聚起更强劲的青春力量。

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需要着眼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有效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和必备的素养。它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扎实掌握、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自觉运用,还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情怀等的自觉持守。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不可能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但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如果仅仅局限于词句、停留于知识的层面,亦绝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立场、观点、方法、信念、情怀等的统一体。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清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容、鲜明特征,而且也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马克思光辉的人格、博大的情怀,讲述了马克思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形象,也清晰回答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效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向学生理想信念、情怀志趣的积极转化。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认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的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追求,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励志、求真力行。

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需要进一步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力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必须充分建设好、运用好这个主渠道,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不同方面工作中的融入贯穿,有效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力体系。

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如果不在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上着力,或不注意调动起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无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真正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底色”一定不是体现于局部、敷涂于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事关中国高校“底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进和加强,也需要有机融入到高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之中。

在学科体系建设中,要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化发展,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教育影响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教材体系建设中,要在编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的基础上,构建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在教学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要将话语体系建设融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中,将话语体系的创新与学术创新、立德树人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体现于具体的管理制度之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构建制度与管理的有力支撑。

写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奋进之笔”,需要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述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广受关注、深化发展的当下,培养、造就一定规模的、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师资队伍,我们应当有更大的信心和抱负。

这样的师资队伍,应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创新发展新成果的系统掌握,并能自觉地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博大的育人情怀。在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自觉的普遍性提升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推动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自觉的普遍性提升,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的重要方面。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作者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8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