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巡礼  /  正文

工作巡礼

【党员好故事】张祖勋:薪火相传好教风

发布时间 : 2018-07-02        作者:    来源 : 党委组织部、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

人物简介:张祖勋,江苏无锡人,19376月生,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1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他不仅是我国摄影测量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而且是我国摄影测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走向世界的开拓者之一。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顶尖学者,张祖勋院士满载荣誉;作为摄影测量学科的带头人,他创新不断;作为科研团队带头人,他带领团队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他从未忘记教师本职,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要务,使好教风薪火相传。

读书时代:师从最好的老师

张祖勋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后留校任教,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大学毕业,张祖勋留校担任我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奠基人王之卓院士的助教。3年后,张祖勋又报考了王之卓先生的研究生。

回忆起与王之卓先生交往的点滴,张祖勋回忆说:先生只批评过我一次,至今犹在耳旁,激励我不断前行。当时,他督促我编一个程序,我因为并不擅长,一直以“忙”为借口拖延。几次之后,他严厉地批评我:“人不怕慢,就怕站。”他说:“慢一点没关系,站一下也没问题,但是不能停下来,认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下来。”先生的这番话对张祖勋触动非常大,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学习和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影像必须存储在胶片上,但是王之卓却提出了摄影的全数字化,颠覆了当时传统的理念和认识。作为王先生最优秀的助手,张祖勋鼎力支持先生积极开展科研。克服理论空白、设备简陋、资金困乏的重重困难,从1978年到1992年,整整坚持14年,他们从零开始,走到了数字化影像测绘的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科技领域空白。1993年,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科技成果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成果受到国际同行刮目相看。

提携后学:要给年轻人发展平台

张祖勋总说,学术路上无止境,唯有探索探索再探索。有些人说,“年纪大的更有经验”,但这一点在学术上不完全适用。因为学术需要创新推动,而创新需要灵感,年轻人是创新的主力军。所以,张祖勋总强调,要懂得发现年轻人,还要重用年轻人,创造平台让他们施展特长。

张祖勋在担任原武汉测绘学院任航空摄影测量系主任、副校长时,就有意地提拔年轻人。他一直认为工科领域不仅要有好的教授,还要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当时,航空摄影测量系一个叫徐轩的年轻技术人员,被大家称为“千手观音”。系里引进一些国外的先进设备,一旦坏了,大家都“傻眼”了,但他准能修好。后来,有一个赴香港理工大学考察学习的机会,张祖勋毫不犹豫地把指标给他。现在徐轩已是学院的高级工程师。

张祖勋还常常跟学生们交流。在学生们最头疼的“创新”问题上,他这样鼓励他们:“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会联想,但这并非要一天到晚想,要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做学问并非难在刻苦学习,而是难在必须不断地磨练自己,让自己具备能够联想的能力,并且可以用这种能力来解决问题。”

以身作则:传承优良教风

2016年,武汉大学测绘学科迎来六十年华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祖勋指出:60年来,测绘学科精神内涵的核心是“传承”,它不简单指“辈辈弟子当院士”这种直观的传承,而是理念、传统等深层次的延续。测绘学科之所以如此兴旺,就得益于传承的力量。

工科学科讲究团队合作,需要一帮人聚在一起干一件事。平时,学术观点的争鸣必不可少,而学术之外,测绘学科是一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大家在如何建设学科、发展学科这个问题上保持着高度统一。

在传承教风的路上,张祖勋以身作则。已过80高龄的他仍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并亲自指导大学生做科研。两院院士李德仁曾感叹:“张祖勋院士这么大年纪了,还随身携带电脑,一有空就在那里不停地编程序、搞钻研。”

2017年,张祖勋向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捐赠100万元,倡议设立“教书育人奖”,鼓励教师热爱教学、钻研教学,奖励深受学生爱戴,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与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将“让最好的教师培养学生”的风气传下去,将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肯干、追求真知的作风传下去。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