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专家观点

袁银传:要用中国的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发布时间 : 2018-05-04        作者:    来源 : 《长江日报》     浏览次数 :

采访嘉宾 袁银传 记者 华智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理解“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含义?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今天,我们怎样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就此话题,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袁银传。

物质层面的东西经常改变,文化的作用更持久

长江日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何理解“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含义?

袁银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一论断最早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后来在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讲话中作了重申,现在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可见这一论断的重要性。

所谓“更基本”,是指文化的地位更基本、更稳固,强调的是文化地位的稳定性。文化甚至可以渗透到人的潜意识当中,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从而作用于人的行为。

所谓“更深沉”,是指文化的影响程度更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期积淀,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的方式。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所谓“更持久”,是指文化的作用更持久。物质层面的东西是经常改变的,但文化是最基本的,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其作用在时间上更持久。

文化自信,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深刻认同

长江日报: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袁银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一种并列关系,也是一种递进关系,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一种深刻的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所以我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所以我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可以让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高效率的优势,所以我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文化自信的心理认同不仅包括情感的认同,还包括理性的认同,最后可以上升为一种信仰。只有依靠文化自信,才能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稳固,才能真正渗透到人们的情感、理性和信仰中。

要用中国的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长江日报: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巨大腾飞,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袁银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据一些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网页总数中,英文占68.4%,中文只占3.9%。

因此,我们要把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话语优势,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要用中国的理论来解读中国实践,要用中国的话语来讲好中国故事,要传播中国声音。

“中国奇迹”说明中国在实践层面是成功的,背后肯定有成功的逻辑。而解决农业社会问题的学说解释不了这个逻辑,解决西方问题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解释不了这个逻辑,解决后现代社会的问题的后现代主义也解释不了这个逻辑。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解释清楚背后的逻辑。

在当今中国,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矛盾交叉重叠地出现。我们既要解决前现代的矛盾,实现现代化,又要防止后现代的问题;既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又要防止过度的工业化;既要实现城市化,又要防止城市病;既要发展市场经济,又要遏制市场理性的过分张扬;既要利用资本,又要驯服资本,让资本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大多数人服务。

可以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长达两三百年时间里,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由农业社会到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过渡的过程经历,全部浓缩在了中国这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如此复杂的矛盾,只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嘉宾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长江日报》2018年4月26日)